植保观察·醴陵丨防与不防差别很大,业内存在技术断层
2023-07-31 17:48:34 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蕾 王义正 通讯员 郑和斌 株洲报道


(资料图)

夏季,高温酷暑席卷大地,热浪袭人。

在株洲醴陵市泗汾镇泗汾村,醴陵市植保植检站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势一片向好,茎秆高大,叶片繁茂。

田间,少许植保人挥动竹竿,赶蛾(稻纵卷叶螟)观察。在旁人避之不及的高温时段,这群植保人越是要走向田间地头,开展研究调查,为发布病虫情报确定防治时间及措施。

醴陵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徐源辉正在赶蛾中。

未从事农业者或许不知,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也会经历万千劫难,例如稻瘟病、枯纹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一旦防控不当,将对水稻收成产生重大影响。

植保人,田间的植物医生。越是高温,他们越是要走向田间地头;越是雨季,越是要雨后拨穗查虫;这一群人,担起农业生产的职责,为植保事业发展忧心。

植保属性:田间的植物医生

泗汾村的这200亩农田成为醴陵植保站的试验田已经有十多年了,说起醴陵植保站,试验田的主人王加辉不由得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按老方法种田是行不通的,还是要靠专家。”这么多年合作下来,王加辉感触很深。他说,“我都是按植保站的指导,无论是打药还是施肥,收成是越来越好”。十多年来,这200亩田一直保持高产。

醴陵植保植检站原站长胡冬炎介绍,这里是植保站病虫调查的一个定点观测点,基本上两三天定时开展病虫调查,所以能够及时掌握病虫发生以及发展的情况,并及时指导大户进行病虫防治。

醴陵种粮大户王加辉(左一)正在和醴陵植保植检站交流沟通田间病虫害。

同样在醴陵市,龙虎湾村的种粮大户周全铁就忧心得多,他成立的龙山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了3000亩水稻,因为病虫害防治得不好,其中有近20亩的田杂草丛生,颗粒无收,还有很大一部分田也因为管理混乱、水源不足等因素导致水稻长势不好。

“有收无收看天气,收多收少看植保”,在植保业内,广泛流传这么一句俗语。而不同农田呈现的现状正是俗语的真实写照。

“田间赶蛾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除此以外还要观察二化螟、稻飞虱等其他病虫的发生情况,掌握病虫害出现的高峰时间段以后,我们就发布病虫情报组织相关的防治工作。”醴陵植保站副站长徐源辉说道。

植保站发布的病虫情报,能够为政府部门指挥决策病虫灾害防治和农技部门指导病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广大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提供参谋,减少损失。今年以来,醴陵植保站已发布了5期病虫情报,为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保护作用。

植保人生:晴天汗雨天泥

今年七月,醴陵植保站调来了一名新站长。

同样在农业科室呆过,若论起植保工作,新站长岳勇志感觉下田的次数更多了,“只有钻到稻田里拨开水稻俯下身,才能真正学习了解到病虫草害”。

5至9月,是稻纵卷叶螟泛滥的时间段,醴陵植保站每周至少三四次下到田间赶蛾,高峰时期每天都要下田。“只要有工作需要,不管天晴下雨,都要到田里面实际掌握病虫害实况。”这几天,岳勇志都跟着植保站的前辈在田里学习,深刻感到植保工作没有周末之分,一切都按照农田水稻的生产情况决定工作时间。

一阵风易致水稻倒伏,一场雨过后,也会导致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迁飞害虫的加重发生,时刻监测田间的植保人却没有选择,向田里去,俯身拨穗。“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对他们来说更是日常。

“既然从事了这个工作就要做好它,辛苦都是次要的。”徐源辉说道。醴陵坚持“一次呼叫,两小时到位,全过程义务服务”制度落到实处,农户的一个电话,醴陵植保站都会尽量安排时间去到现场解决问题。

植保心声:后继乏人普遍存在

2022年,醴陵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73.9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5万亩,是全国水稻高产优势产区。

目前,醴陵市共安装了四台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可以实现夜间诱捕虫害,实时拍照传送至电脑端,醴陵植保站还聘请了8名具有十多年植保经验的技术人员,分布各地辅助进行病虫调查研究。

智能化线上+“编制外”线下的布局,为植保人工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缓解了醴陵植保站的工作压力。“智能监测对我们工作帮助很大,在条件的提高下植保好做了很多。”徐源辉说。

醴陵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漆国武通过后台查看远程拍照式虫情测报灯观测到的照片。

但醴陵市植保站目前共5人,在今年7月新站长岳勇志到任之前,平均年龄达到了56岁,老龄化严重。算上岳勇志,平均年龄也有50岁左右。

部分植保站工作人员表示,植保工作辛苦,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来,或者来了又走了。

“来了一个新同志,但还远远不够。”胡冬炎表示,后继乏人现象严重,且不止在醴陵有这个现象,全省都比较普遍,或许会造成严重的技术断层。许多农业数据的上传也需要更多人手。

此外,胡冬炎认为,目前存在一些植保人员通过图片进行诊断,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微小的差异在照片上不一定能分辨,解决问题一定要到田里去,到现场去。

热门推荐